一直以來,在LED上游外延片、芯片關鍵核心技術上,美國、日本、歐盟都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,而中國臺灣地區一直扮演著全球重要的LED生產基地的角色。為了打破全球以美國、亞洲、歐洲為主導的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,以日、美、德為產業龍頭,中國臺灣、韓國緊隨其后,中國大陸、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積極跟進的梯隊分布的現狀。盡管中國在LED外延片、芯片的生產技術上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,但是國內龐大的應用需求,致使了國內LED核心技術企業通過收購和加大研發力度的方式,進而導致國內與國際的差距越來越小,單從2014年的國內LED市占率的浮動也體現了這一點。 經過多年的發展,中國LED產業鏈已經日趨完善,企業遍布LED襯底、LED外延、LED芯片、LED封裝和LED應用各產業環節。隨著這兩年LED上游外延芯片成本的大幅度下降,上游外延芯片、中游封裝、下游應用已經形成了1:4:9的市場規模比例。從整個上游投資情況來看,外延片投資增速下滑,而下游應用領域投資增速穩步上升,可以看出LED行業投資重心從上游向下游轉移。 為了了解一直扮演著全球重要的LED生產基地的角色的臺灣地區,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統計了2013年—2014年度大陸活躍度最高的四大LED臺灣企業的經營現狀。 ![]() 晶元光電專注于LED產業鏈的上中游,主營業務突出,兩類主要產品(高亮度LED外延片和高亮度LED芯片)貢獻了公司歷年營業收入的99%以上。其中,高亮度LED外延片除少部分對外銷售,絕大部分都被自用于生產高亮度LED芯片。其銷售區域方面,主要立足于臺灣及其他亞洲地區,并積極進入歐美市場。目前臺灣及除臺灣外的其他亞洲地區仍是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。 但是從晶元光電歷年的營業毛利、凈利潤隨營業收入及行業的起伏而波動。主要原因是各大廠商擴產,產品價格下跌,當年成本及呆賬費用大幅增長所導致。 據悉,晶元光電一直以來都善于利用自身優勢,積極抓住行業發展機遇積極擴產,同時,通過并購及聯盟擴大營收規模,其歷年營收表現與LED行業的景氣度也密切相關。從2007年營業收入開始突破100億新臺幣,到2010年營業收入創下198億元新臺幣的歷史新高,這些一路走來的數據無疑不證明了這一點。但是2014年大陸LED企業大幅擴產,晶電更是收購璨圓,以跟大陸LED企業對抗。據圖可以看出,整個2013年晶臺的整體營收比較平穩,2014年可謂是大起大落,整體實現大增長,但是Q4下滑明顯,2015年或將讓人擔憂。 ![]() 據數據顯示,2013年億光無論是LED TV背光、LED照明需求都會比2012年成長,整個LED產業景氣會顯著優于上一年,第一季會較去年同期有兩位數成長,第二季起進入旺季,全年業績也會比去年好。上一年合并營收為247.25億元,營業毛利為61.84億元,營業利益為20.1億元,稅前盈余為19.31億元,稅后盈余為14.61億元。 2014年,億光在營收創高、產能滿載之下,億光上季獲利達7.25億元,合并毛利率達24.43%,獲利季增率達48.26%,年增率也達45.87%。Q3營收創下16季以來新高紀錄,暫居LED類股每股獲利王,前3季獲利16.33億元,已經遠超過去年一整年獲利。2014年更是積極沖刺擴產,僅下半年LED封裝產能增加25%,是罕見的擴產動作,在大陸的市占率可望繼續提升。 ![]() 2014年新世紀因產品組合與覆晶產品比重激增至10~15%,激勵第3季合并毛利率升至20%,放眼國內晶片廠,雖然遜于晶電,不過晶電扣除紅光LED貢獻,藍光LED毛利率約15~16%,明年覆晶營收看增。 另外,LED產業也可望撥云見日,庫存經過消化,12月已經見到韓國TV訂單、日系高階中小尺寸面板訂單回流,法人估計,新世紀12月營收開始彈升,雖然第4季營收恐衰退10~15%,但可視為營運觸底,明年第1季重回營收成長軌道,預期可季增10%。 隨著打入韓系TV面板供應鏈,三星高階LCD TV機種全系列采用覆晶元件,帶動新世紀2015年覆晶營收上看25%,而經過庫存消化,LED訂單開始回流,新世紀12月營收看增,營運第4季觸底,2015年第1季營收重回成長軌道。 ![]() 據悉,東貝2014年12月合并營收降至6.64億元,月減24%,主要受到年底盤點影響,但仍較2013年同期營收成長41%。2014年第四季及2014年全年合并營收分別達24.2億元及90億元,分別年增55%、27%。 據消息透露,東貝目前LED球泡燈月產能已達300萬顆,因應訂單成長,2015年第一季將再擴充1-2條組裝線。 2015年,東貝指出,照明產品接單量已到農歷年后,另外,高演色域LED產品WCG亦獲得新客戶導入。法人預估,東貝今年第一季整體業績可望較上一季增長個位數幅度,2015年營收可望維持兩位數增幅。預期未來3年內,全球LED照明產值將持續放大。 OFweek半導體照明網編輯視點 2014年臺灣LED產業受大陸芯片廠擴產及競爭力增強影響,封裝端和芯片端表現均較差,芯片端下滑明顯。主要原因:第一、短期內臺灣LED芯片端背光占比較重,受背光進入淡季和下游庫存調整影響。第二、大陸LED芯片企業與臺灣的差距逐漸縮小,臺灣原有增長份額逐漸被大陸搶占。據了解,臺灣上游芯片廠2014年以來均無擴產,而大陸三安光電、華燦光電以及澳洋順昌等小廠商產能的新增釋放,勢必導致臺灣廠商芯片環節份額的減少,這應該是一個趨勢。 |
GMT+8, 2023-3-23 09:15 , Processed in 0.062500 second(s), 7 queries , File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